在近日舉行的第三屆四川村長論壇暨村社發展大會開幕式上,2019四川特色村名單正式公布。華鎣市高興鎮高興村榮獲2019四川生活富裕村。要知道獲得這一殊榮的,咱們全省總共只有10個村,高興村憑什么脫穎而出,占有一席之地呢?
華鎣市高興鎮高興村黨支部書記 吳迎峰:我們高興村的人均收入,每年要達到兩萬兩千元以上。
如果你對這個數字沒什么概念,那我們再來看另外一組數據:據國家統計局廣安調查隊調查數據顯示:2018年,廣安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14931.3元。而高興村則比平均水平至少高出了七千多元。那么他們是怎么做到的呢?
在高興村的檸檬種植基地,一個個用紙袋套住的檸檬掛在枝頭,再過一個月,這些檸檬就可以上市了。而在幾年前,這里是當地村民種植水稻的秧田。
村民 王秀英:一畝地收一千多斤稻谷,三畝地只收得到三四千斤稻谷,算下來也只有幾千塊錢,但是幾千塊錢,你除了種子跟肥料、栽秧、打谷子錢除了,就沒有多少了,幾畝地就只有一千多塊錢,所以就沒有多少錢。
迫于生計,不少青壯年紛紛外出務工。大量勞動力流失,結果導致大片土地閑置、荒廢,這是對資源的一種浪費,太可惜!怎么辦?從2012年開始,當地黨委政府決定把村民閑置的土地進行流轉,承包給種植業主,發展特色產業。
華鎣市高興鎮高興村黨支部書記 吳迎峰:一是村民得租金;二是我們把這些老百姓,自愿的,把勞動力輸送到園區來打工、做工,這樣他又有地的收益,又有自己做工的收益這樣比起以前自己來種莊稼,收入高些。
有賺頭才有干頭??吹搅藢崒嵲谠诘氖芤?,當地老百姓自然笑得合不攏嘴?,F如今,村里有500多畝地承包給業主用來種植檸檬、獼猴桃、核桃等產業。
村民 王秀英:業主來承包我們是歡迎的,我們很喜歡他們來承包我們的土地,承包了土地我們可以在這里干活,一天有幾十塊錢,一個不缺席的話就有一千多塊錢的收入,一年也有一萬多,一個月有一千多塊錢就夠家里零用了,開支就可以了。
不僅如此,高興村緊挨著高興場鎮,得益于場鎮的發展,不少村民在場鎮做起了小生意,發展個體經濟。據統計,在高興場鎮從事經營活動的當地村民就有180多戶。3組村民左元友就是其中的一位,夫妻倆每年的收入在10來萬。
村民 左元友:我父母他們把飯館交給我,我自己也經營飯館,經營了幾年之后,又開了個旅館,就是2011年開的,到現在旅館和飯館這些兩樣生意一起做。
在發展個體經濟的同時,村集體經濟也得到了發展。高興村與種植業主成立種植專業合作社,每年獲得分紅。出租集體資產,是村集體經濟來源的又一渠道。
華鎣市高興鎮高興村黨支部書記 吳迎峰:這個房子是我們成功人士唐先生捐贈三千萬修建的,修建過后就成為我們集體的資產,我們從2012年過后,就把它租出去,租給業主經營巴鄉苑,每年十二萬元的租金。
此外,村集體還為合作社提供優質服務,合作社每年給村集體交納一定的服務費。正是通過各種收入渠道,當地老百姓的腰包鼓了,日子越來越紅火,對未來更加憧憬。
華鎣市高興鎮高興村黨支部書記 吳迎峰:我們的村支兩委研究,下一步打算要成立一所勞務,勞動輸出的一個服務公司,來解決我們的剩余勞動力,增加我們的經濟收入,把村里的環境進一步提高,像個體經商在產業發展當中要給他們找路子,爭取政策,把他們的更加完善一些,提高經濟收入,總之說來,把村上的今后搞得更好。
在這里,我們祝愿當地老百姓的生活就像“芝麻開花節節高”。也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生活富裕村脫穎而出,在賨州大地上唱響幸福之歌。